10月15日,2024年山东省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随后,2024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全省各市、县(市、区)拉开帷幕。
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连着你和我,连着千万家。山东坚决扛牢食品安全政治责任,扎实推进“食安山东”建设,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8%以上,在国家食品安全评议考核中连续多年荣获A级等次,获得国务院食安委通报表扬。
聚力攻坚行动,守牢安全底线,山东各部门都在努力。近年来,山东省教育系统强化工作举措,多方面整体部署,系统性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保障。遴选109名专家成立省级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专家委员会,发挥专家专业特长,助力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规范提升。
不断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服务水平,山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线上巡查机制,全省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成率达97%。连续3年开展学校“星级食堂”遴选工作,累计建设学校“星级食堂”630所。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园)长陪餐制度。
全省公安机关则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紧紧围绕“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目标要求,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开展全链条、全环节、全要素打击,筑牢守护民生“防火墙”。2024年以来,全省共侦破食品犯罪案件46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90名,移送起诉1781名,涉案价值3.6亿余元。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9月份,《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已经省人大审议通过。该《条例》立足山东省实际,对农产品产地、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全过程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各方责任。同时,山东在乡镇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基础上,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队伍建设“111”工程。累计认定118名市县“骨干监管人员”、1001名乡镇“过硬监管人员”,为基层网格化监管增进动力。
在众多食品中,猪肉是我国居民第一大肉类消费品种,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切实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山东全面启动生猪产品全链条信息化监管追溯工作,通过省大数据局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系统连通,使畜牧部门“三证”数据接入“山东食链”,形成贯通养殖、屠宰、生产、经营全环节的数据链条。同时,“山东食链”为每个肉类业户生成主体二维码,每批生猪产品的“三证”和追溯信息扫码可查。
上述系统预计年内在全省范围试点完善、推广应用。系统建成应用后,肉类生产经营者能够电子化索证索票、进货查验,有利于规范经营行为、减少经营成本;监管人员能够接收风险预警、开展靶向监管,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两部门能够依据不合格产品数据追根溯源、源头治理,有利于实现全链条监管闭环、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信息,有利于保障知情权、选择权,维护合法权益。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坚信,有你、有我、有他,全社会共同携手,一定能够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构筑起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文/张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