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锦屏县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作为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对待,严把“五关”,保障学校食品安全。
提高认识,严把“责任关。”一是坚持责任到人,层层把关。县教育主管部门与137所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与后勤人员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二是划片包保,明确职责。全县学校划成8个片区,由教育主管部门班子成员分片包保,53名工作人员具体包保学校,点对点直接负责学校的协调、实施、督导工作,加强对食品安全责任不落实、设施设备不匹配、关键环节不到位等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
加强管控,严把“制度关。”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制度约束。各校(园)制定《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堂食品留样制度》《学校领导陪餐制度》《学校餐前查验制度》等工作制度,依法依章依规操作,确保有章可循,有责可追,切实压实食品安全责任。二是严格操作管理,按规行事。食堂相关人员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规范操作,做好留样、试餐、陪餐、自查等相关工作,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消除学校一切食品安全隐患。
追根溯源,严把“采购关。”一是提高准入标准,严格审查中标公司资质。按照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进行招标,由中标公司对全县各学校食材实行“四统”,同时明确配送公司食品安全责任保障、事故处理条款、违约责任、退出机制和质量监督等相关条款。二是加强食材溯源管理。对所有采购的食材索票索证,建好食材进货台账,确保采购(配送)的食品原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法》条款中的要求,可追溯来源。
规范加工,严把“操作关。”一是食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定期开展培训,落实晨午晚检,规范着装,确保食品加工过程安全。二是规范加工食品操作流程,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防止交叉污染,不加工发芽土豆、四季豆、野生菌和凉菜,按要求做好食品留样。三是严格做好环境、设施设备、餐用具消毒,做到环境卫生达标、硬件设备配置齐,“三防”措施到位。
加强监管,严把“督查关。”一是建立多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对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等食品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严厉打击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护墙。二是利用“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将学校食堂后厨接入智慧监管平台,实现食品加工、烹饪、分餐等环节全过程监管,将学校食堂工作过程“晒”在网上,方便社会各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