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监会披露,近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食品”)的首发申请。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青岛食品是青岛当地的老牌企业,山东人对其十分熟悉。旗下的“青食”钙奶饼干一直是山东人的童年记忆,现在还有很多人将钙奶饼干用来送礼或者看望老人。
公开资料显示,青岛食品前身为始建于1950年的青岛食品厂,1992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在青岛资本市场挂牌进行柜台交易,1999年市场关闭,企业下柜。2017年11月30日,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获中国证监会核准并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2020年年初,青岛食品准备在A股上市。
2020年3月3日,青岛食品向青岛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材料并获受理,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当年6月19日,青岛食品通过青岛证监局的辅导验收。2020年6月22日,青岛食品向证监会提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招股说明书。2020年6月29日,其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停牌。
根据招股说明书,青岛食品拟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2220万股,募资4.64亿元,计划用于智能化工厂改扩建、研发中心建设、营销网络及信息化建设3个项目。截至2019年末,青岛食品有员工654人,主要产品包括“青食”品牌钙奶饼干、“青食”品牌休闲饼干和“海友”品牌花生酱,同时公司也通过OEM模式代工生产少量花生酱产品。核心品牌“青食”自2010年起至今连续10年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2012年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过渡依赖山东市场,超8成收入来自于山东省内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青岛食品厂,始创于1950年,1992年11月21日,青岛食品厂改制为“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建国初期,青岛刚刚解放、百废待兴。1961年,青岛食品成功研制出“青食”牌钙奶饼干,被列入“计划供应”的婴儿食品,开启了钙奶饼干的畅销之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市场早已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东方证券研报显示,目前,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空间将近3500亿。休闲食品可分为甜食、冰淇淋和冷冻甜点、风味零食、甜味饼干、零食棒和果脯四大品类,2019年四者合计零售额达3475亿元,同比增长4.7%。
其中,甜味饼干、零食棒和果脯在休闲零食中在休闲食品产品结构中占比最小。与之相比,目前国内风味零食发展正盛,是市场增长最快且规模最大的品类,2019年实现零售额1332亿元,近年来增速保持在7%左右。
目前,公司主要从事饼干与花生酱等休闲食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主要产品包括“青食”品牌钙奶饼干、“青食”品牌休闲饼干和“海友”品牌花生酱。
也就是说,并非站在行业“风口”,仅聚焦于饼干市场,青食饼干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根据招股书披露,青岛食品的主营业务收入按类型构成可分为四类,包括钙奶饼干系列,花生酱系列,休闲饼干及其他。2017年-2019年,其饼干产品贡献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9.87%、82.61%、83.16%。花生酱的销售金额从2017年的0.69亿元下降至2019年的0.57亿元,占比下降了约4个百分点。
从销量来看,钙奶饼干的销量不断增长,从2017年的2.81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3.12万吨,但产销率也逐年降低,分别为101.17%、99.45%、97.85%。
此外,公司来自山东省内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02%、82.06%、82.29%、85.09%。
对此,青岛食品开出的解决方案是:募资扩产。
青岛食品此次IPO拟募资4.64亿元,将用于智能化工厂改扩建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网络及信息化建设项目。

此次智能化工厂改扩建主要用于新建智能仓储中心及饼干生产线扩建。其中新增4条饼干生产线,全部达产后新增钙奶饼干产能21840吨/年。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钙奶饼干的毛利率为37.38%、40.85%、39.07%。
“老字号”品牌是把双刃剑。对于青岛人来说,早餐一杯牛奶、几片青食钙奶饼干是大多数家庭的标配,但公司至今却无法摆脱产品结构单一、钙奶饼干业务独大的局面。
扩产后的市场容量是否受限,募投项目达产后新增产能能否消化,仍是青岛食品势必要面临的问题。
旗下子公司莫名“消失”,审查阶段存多处瑕疵

图源:青岛食品公开转让说明书
2017年,青岛食品在贵州省安顺市成立了子公司安顺青食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顺青食”)。根据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成立的日期为2017年9月1日。
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时,公开转让说明书的签署日为2018年1月,可公司披露中仅有两家子公司,分别为青岛青食有限公司和青岛天源科贸有限公司,签署日之前成立的安顺青食在公开转让说明书里并未提及。
2018年年报中青岛食品表示,2月6日,公司第八届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追认设立全资子公司“安顺青食食品有限公司”议案》,并表示,加快推动安顺青食项目进度,安排专人负责项目建设协调,充分满足当地市场开发需求。生产线以满足升级版钙奶饼干生产为主、兼顾多品种饼干生产设计,做好配套规划、制度建设和员工培训,在厂房建设完毕后尽快安装调试投产。

随后,这家公司的后续进展在2019年、2020年年报中“消失”了。
直至招股说明书中,青岛食品对此称此公司已注销。至于安顺青食成立没几年便注销的原因,以及项目投资、项目进展、省外拓展的具体情况,公司并未披露。
此外,青岛食品在审查阶段存多处瑕疵。
2020年5月22日,意气风发的青岛食品收到青岛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公开说明措施的决定》。青岛证监局称,经查,青岛食品在1999年和2002年两次回购股份,并进行了后续处置,相关情况未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披露。此外,《公开转让说明书》中关于“1999年9月至2017年7月公司股份登记过户情况”的表格相关数据存在错误。青岛证监局决定对青岛食品采取责令公开说明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青岛食品回应称,显示未披露的两次回购,主要是青岛食品将回购股份转让给内部职工。2001年末,公司通过两名员工回购社会公众股数851950股,回购金额为1175691元。回购后股份亦由该两名员工代持。
2002年12月9日,青岛食品将1999年回购的1032275股股份以回购价格738925.09元转让给公司内部员工及该等员工的近亲属。2004年4月26日,上述两名员工将各自持有的2001年回购的851950股股份以回购价格1175691元转让给公司内部职工及该等职工的近亲属。
事实上,在2019年10月,就有相关人员根据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纪委的相关意见,在原受让价格基础上参考当时市净率(股价与每股净资产比值),进一步增加缴纳了65.22086万元股权受让款。
青岛食品此前还被查出管理、房产等方面的瑕疵。根据2020年4月21日青岛证监局发布的中信证券关于青岛食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工作进展报告(2020年第一季度),辅导期内,青岛食品对主要不规范问题做出了整改,具体为: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增加了三名独立董事;取得了公司位于青岛市错埠岭三路的房屋不动产权证书,进一步规范了相关房产瑕疵。
产品质量不合格屡遭处罚,发审委提出问询
据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2021第4期(总第55期)》显示,在2020年国家局、省局监督抽查中,发现青岛市三批次食品不合格,其中两批次皆为青岛食品的产品,包括由青岛食品生产的铁锌钙奶饼干和同样由其生产的铁锌动物饼干。
在抽查出问题后,2020年8月11日,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便向青岛食品送达了检验报告,立即启动了核查处置工作,并派驻执法人员对青岛食品展开了现场检查。2020年8月中旬,执法人员在进入青岛食品现场后,立即对其生产、销售、出厂检验等进行了证据固定,并旋即决定进行立案开展调查公司。
2021年2月2日,青岛食品被认定为因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根据《食品安全法》被罚款12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47413.4元,共罚没款项共计124.74余万元。2021年1月11日更新的招股书中,青岛食品对这起重大的食品安全调查事件只字未提。
2020年9月29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2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通告中称,舞钢市新概念购物广场销售的标称青岛青食有限公司委托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铁锌钙奶饼干,过氧化值(以脂肪计)检出值为0.65g/100g,标准规定为不大于0.25g/100g,过氧化值已经明显超标。
2020年11月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铁锌动物饼干(冲泡型韧性饼干),经国家副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发现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021年1月份,济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第1期《济南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其中青岛食品全资持有的子公司青岛青食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20-07-21”的特制钙奶饼干产品,被检出“过氧化值(以脂肪计)”项目不合格。
过氧化值作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食品的质量,虽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但长期摄入超标的过氧化值,轻则可能导致脱发、体重减轻等问题,重则导致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
面对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2021年2月,由中共中央主办的权威官方媒体《光明日报》更以《青食饼干再出质量问题,食品安全底线如何守牢》为名发表评论文章对其点名批评。
2021年1月初,证监会对青岛食品下发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中指出,青岛食品在报告期内存在较多投诉,要求其对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说明其关于食品生产、流通、原材料采购及添加添加剂等各个环节的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有效执行,补充说明其经销商、原材料供应商、外协加工厂商是否获得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其生产经营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
2021年1月11日,青岛食品根据反馈意见补充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其“在质量管控方面,公司拥有严格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还称“公司成立了食品安全小组,全面负责公司的食品安全”。

发审委会议针对多项问题对青岛食品提出了问询,其中关于食品安全方面,报告期内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存在因过氧化值项目抽检不合格被相关部门公示和处罚的情况。
发审委会议要求青岛食品代表说明报告期公司产品的抽检情况,如有超标等情况的后续处理情况,是否存在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或诉讼;上述违法行为是否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相关问题产品的具体召回情况;公司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
发审委会议要求青岛食品说明报告期省外拓展举措及成效,相关的制约因素,未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及其合理性。青岛食品产品的市场容量是否受限,募投项目达产后新增产能消化是否有具体措施,是否会导致产能过剩。相关产品单一及地域集中风险是否已在招股说明书中充分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