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但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菜篮子、餐桌、小摊、饭店,总有一些敢于冒百姓生命健康之大不韪的事主为谋利敢于弄虚作假,甚至添加害人制剂达到非法获利的目的,导致百姓餐桌安全险象环生。近日,总理明确表示,“对那些造成严重,食品安全事件后果的企业责任人,要从重处罚,罚到他们倾家荡产!”
李克强总理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必须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确保食品安全,维护人民健康。”
“要把食品安全条例真正落到实处,让处罚真正发挥‘震慑’作用,让恶意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总理说。
盘点食品安全,各类违规违法事件比比皆是。从餐饮食材说起,瘦肉精,速成鸡,假鸡蛋,加膨大素的黄瓜,抹药西红柿,明矾油条,硫磺熏馍,甲醛保鲜水果,厨房里各类增色增味化学制剂。没有更多,只有最多,盘点近年来震惊全国的食品安全事件,无一不带给我们沉甸甸的警示。
2006年央视调查发现,石家庄平山县、井陉县的一些养鸭户和养鸭基地,在鸭子吃的饲料里添加了一种“红药”,这样生出来的鸭蛋呈现鲜艳的红心,而且加得越多,蛋心就越红。当地人都把这种加了红药的蛋叫“药蛋”,而他们自己却从来不吃。
2010年3月19日,地沟油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新型地沟油很大一部分被销售到了安徽、上海、江苏、重庆等地的一些油脂公司,并最终进入到了食品领域。这些地沟油主要是销往食品油加工企业,制成食品和火锅底料等。
在当今社会,人类的食品安全已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2018年7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个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到今年,全国各地共查处食品保健食品违法违规案件3.7万多件,获值16.2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8600多名。这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司稽查专员张晋京在日前举行的“反欺诈反虚假宣传电商联盟启动与公约发布”活动中透露的。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虚假交易网站、第三方平台进行食品保健食品的虚假宣传、欺诈消费的违法违规行为也不断升级,假冒伪劣、三无产品、网红食品等新型食品违法案件蔓延发展,呈现产品销售范围广泛、涉案人员众多、受骗人员分散、涉案金额较大、影响较为恶劣等特点。”
为此,加强电商平台的自律意识是当务之急。去年,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中粮我买网、聚美优品等9家电商平台启动反欺诈反虚假宣传电商联盟,并共同发布《电商联盟食品保健食品反欺诈反虚假宣传公约》,推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下电商平台的自律规范发展。
上述企业现场签订的公约内容包括:严格履行平台管理有关法律责任,禁止无证无照商家入驻;推进商家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健康公平的网络市场经营环境;严格食品广告宣传内容的审核和发布,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和引人误解的内容等。
打好舌尖保卫战,向百姓餐桌、生产制造等热门领域重拳出击。
2018年上半年,各地公安机关破获食品安全案件6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万余名,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120起全部告破。公安部公布了其中有十大典型案件。
广东江门公安机关破获杨某等生产、销售病死猪肉案,抓获犯罪嫌疑人82名,查获病死猪肉及腊肉等80余吨,案值2000余万元;
山东昌邑公安机关破获徐某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现场查扣已注射“肾上腺素”并灌水生猪122头,案值2000余万元;
山西运城公安机关破获赵某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捣毁给生猪注药、注水的生猪屠宰场1个,案值2200余万元;
陕西咸阳公安机关破获李某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查明利用牛羊屠宰加工废弃物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用油1500余吨,案值1000余万元;
河南鹿邑公安机关破获霍某等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捣毁冷藏、加工窝点8个,查获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冻品牛肉60余等。
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责任重于泰山,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迎来绿色食品的美好明天。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食品安全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身体健康和幸福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强盛。然而在过去的一年里依旧发生了不少食品安全大事件:“五毛”零食问题多、外卖的“前世今生”、网红视频瞬息万变、各种连锁品牌的火锅后厨又遭曝光等,都让人大跌眼镜。
深究其原因,可以看到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深思:一边是立法、执法、监管不到位。从很多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体现出的不法商贩在法律的规定中有空可钻,同时也看到监管工作比较滞后、处罚力度不够、执法缺乏威慑力,无疑助长了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屡教不改。另一边是在经济腾飞、物欲横流的发展中,道德滑坡和诚信缺失是诱因,市场越发达诚信就越重要,食品质量尤其需要生产经营者自律,而为获取非法利益、故意从事违法违规的行为屡见不鲜。
如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长效性,是亟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政府立法部门及时改进、完善食品安全法,使法律跟得上时代变化的步伐,并加大对不正当竞争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合理干预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利润分配,避免利益过度集中;其次,监管部门要强化执法检查的工作,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流通、保存等各个从源头到终端的环节都安全,同时采取各种监督措施,例如明察暗访、黑名单制度、匿名信制度、公布举报电话,并发动媒体力量和群众力量;再次,政府应在思想意识上,积极引导企业树立社会责任,做到诚信经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后,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例如食品安全常识、食品安全法条例等的普及,以及在地铁、公交播放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电子屏宣传片等,让消费者自身懂得自我保护。
一起起食品安全事件,背后暴露了部分食品生产者,道德和法律观念的缺失,民以食为天,食品必须安全!支持把这些人,罚到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