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健品消费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不法经销商通过虚假宣传、夸大宣传、设置消费陷阱等手段,骗取消费者的信任,有些老年消费者为此倾家荡产甚至付出生命。新春佳节即将来临,日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科学认识保健食品,谨防家人被套路: 讲座、“专家”、“送礼”……保健品套路深,市市场监管局带您了解保健品套路,预防保健品虚假宣传和欺诈。
套路一:“免费送鸡蛋”引人上钩,在小区周边发传单,凡持传单前来听讲座的可免费得鸡蛋等礼物。利用一些老年人爱贪便宜的心理,引人上钩。
套路二:假称公益活动,增加权威度、借助“全国健康万里行”“老年人模特队”“夕阳红旅游”等公益活动的名义,组织所谓“专家”以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现场开展各种互动,会后一对一诱导与会老人高价购买产品。
套路三:失实宣传,夸大保健品效果。利用广告将普通酒或饮品包装成治百病的“神药”。比如宣称“XX酒”拥有独特秘方,采用纯天然中草药植物配制而成,无激素,可治疗痛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风湿、类风湿、手脚麻木等。“使用3天见效,永不复发”“一周时间,根除疾病”等等宣传用语利用老年人担心自身健康等心理,诱骗其购买。
套路四:虚构认证伪装产品,诱骗购买。假借“国内唯一一款”“全球公认”“美国XX医学院临床证明”“欧盟EDQM认证、英国BRC认证、瑞士SGS认证”等权威认证信息,将产品伪装成高科技产品,并伺机高价向老年顾客推销。
套路五:设置客户门槛,拒绝年轻人登门。活动地点在头一天晚上才公布,多选在工作日,而且会向老人发放入场券,年轻人不能进入,只能外面等候。
套路六:入门先登记,套取个人信息。进门前,销售人员会让老年人填写基本信息,趁机聊上几句,一方面培养信任感,但更主要是为了套话。比如“您是自己走过来的?”“您老气质真好,以前是老师还是干部啊?”看似平常的问题,是为了达到复查地址、预估购买力等目的。
套路七: “专家”“医生”依次上场忽悠。对“假专家”进行虚假包装、宣传,再由“假专家”开展“一对一”的“诊疗”,解读体检报告,渲染体检结果的严重性,吓唬消费者,并提出解决方案(使用特供产品治疗),从而达到以高价销售产品的目的。
套路八:安排“老客户”现身说法。 一些同龄“老人”现身说法,他们会说自己是XX保健品的会员,效果确实好,有活动,有优惠,有特权……一番讲述后,本来半信半疑的老人听到自己的同龄人、老朋友都这么说,便会打消顾虑。
套路九:服务到家,“亲情”回访。经常性“亲情回访”,买水果看望,陪老人聊天。狠打“亲情牌”,认“干爹”“干妈”,利用老年人心软的特点,抓住老年人孤独的心理,哄骗其购买产品。
套路十: “免费旅游”实则大卖产品。 组织老年人到景点或者公司旗下山庄“免费旅游”,名义上是回馈客户,实际上是企图“洗脑”。
套路十一: “高息存钱”买保健品还有折扣。 销售人员会鼓励老年人往销售公司“存钱”,给较高额度利息(比如年息10%甚至更高)。此外,“存钱理财”的老人购买保健品可以享受更多优惠、更大折扣。
保健品套路深,日照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市民:面对套路,务必要沉着、冷静、理性,对身体状况有疑问的,要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凡是声称某保健食品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广告和食品,一律不要相信和购买,遇到以上情况,请第一时间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