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专门为中小学生提供集体托餐服务的食品小餐饮等,按照条例要求,要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备案,并遵守加工生熟食品的工具、容器分开使用,及时对餐具、饮具进行消毒;实行分餐制;每餐食品应当按照规定留样,并作留样记录;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具、饮具;不得提供裱花蛋糕、冷食、生食水产品等高风险食品等规定。
安徽省食药监局局长徐恒秋说,这些小微业态关乎民生,该局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作用,积极开展“三小”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督促、引导生产经营活动规范化。
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数据库
今后,公众如果对食品质量不放心,可通过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数据库,查询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信用度,既方便又快捷。
按照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信息数据库,确定信息公开共享范围,及时向社会公开,便于公众查询,同时还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证颁布、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信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还应依法向社会公布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发布违法企业和个人名单,通报投资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有关的金融机构;对严重失信的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纳入信用记录。
条例还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计生、农业等部门应当依法确定公开食品安全政府信息具体内容。属于政府主动公开范围的信息,应当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