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共治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在近日召开的中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考察报告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质检总局原总工程师、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副会长刘兆彬作出上述表示。
会议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品种涉及30大类食品,囊括300多项指标,累计获得1500多万个监测数据;在全国设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2656个,覆盖所有省、地市和92%的县级行政区域,初步建立了国家、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4层架构的立体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共清理整合近5000项食品标准,解决了长期以来食品标准之间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制定公布了926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涵盖1万余项参数指标,基本覆盖所有食品类别和主要危害因素。刘兆彬认为,下一步要继续完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努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坚决遏制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