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以下简称“两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山东省以“食安山东”建设为统领,坚持党政同责、协同共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化“两个创建”的探索实践,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工作。
完善推进机制,推动“两个创建”提档升级
山东省积极在全省构建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全域创建格局。各创建地区均将创建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作为持续改善民生、推动产业发展和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全部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挂帅,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高位推动创建工作。
省政府分别出台食品安全市县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开展“市市创、县县创”,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使80%以上的市、县创建成为省级以上食品安全市县,全部涉农县(市、区)创建成为国家级或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目前,全省共有国家和省级食品安全创建市10个、食品安全创建县48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市3个、县53个,“两个创建”数量均居全国首位。暂未纳入国家和省创建试点的地区,也都主动在不同层面和领域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各级普遍建立投入增长机制,据初步统计,2015年以来,省级财政用于食品安全投入达6.7亿元;建立省级创建工作奖补制度,2016年投入1.17亿元支持“两个创建”。各地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已累计投入87亿多元保障创建工作开展,新建、改建农贸市场161处;建成无害化处理厂42家、正在建设39家,配套建设病死畜禽收集暂存点1315处,处理能力达60万吨/年;建设17座城市餐厨废弃物处理工程,处理能力达700吨/日;全省食品抽检监测数量达42万批次,达到千人4批次的国家创建标准;84个县完成食品综合性检测机构组建,建成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135个,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部建立快检室,部分基层监管所建立了食品快检室。
同时,“两个创建”被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和食品安全工作考核,以社会认可、群众满意作为创建最终衡量标尺。通过开展专项督导,召开座谈会、调度会、观摩会等形式,及时调度推动创建工作。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估,并通报当地党委政府,以评促建。开展了首批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核查,上的省一市六县全部达到国家级安全县标准,并向农业部推荐。
强化综合施治,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聚焦公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守护舌尖安全”整治系列行动。建立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监管机制,推进监管、执法、检测、信息等共享合作,进一步提高打击合力与实效,食品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今年以来,全省已查处食品违法违规案件37884件,侦破犯罪案件1262起。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建立常态化公开曝光机制,及时公布监督抽检、案件查处等情况,让违法者上“曝光台”,引导消费者“用脚投票”。建立实施“红黑名单”制度,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倒逼企业严格自律。
强化源头防控,建立农药登记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开展禁限用农药治理等专项行动,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管控。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广健康养殖,打造质量保障联盟。开展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进一步规范生猪屠宰市场秩序。狠抓食品“三小”(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餐饮具集中消毒、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监管。鼓励餐饮具消毒单位集中整合,实施规范管理。强化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推行“五项规范”加强学校周边食品摊贩治理,严格落实学校食堂“四查”制度。实行学生小饭桌等级公示制度,积极破解小饭桌监管难题。深入开展“寻找笑脸就餐”等活动,完成餐饮量化分级和等级公示17.6万家,创建清洁厨房8.3万家,餐饮单位实施“明厨亮灶”工程3.4万家。
立足严防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全面实施风险管理,及时汇总整理抽检监测、舆情监测、投诉举报等各类监管信息,定期进行风险会商和评估,根据风险研判情况,确定监管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分级分类分层监管。目前已完成13033家食品生产企业评价分级。研究出台事权划分意见,合理划分层级监管事权。进一步改进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抽查机制和模块化、规范化、痕迹化“三化”监管模式 ,加大飞行检查、暗访暗查的频次和力度。充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推进“智慧监管”和追溯体系建设,提升监管效能。
开展品牌建设,助推食品产业转型发展
全面推进“食安山东”品牌引领行动,组织开展跨行业、多层次、全方位的品牌创建工作,着力抓好“十个一批”创建,打造“食安山东”整体品牌。截至目前,全省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7510个;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300多个;创建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359家、食品流通示范单位825家、餐饮服务示范单位(街区)2063家。及时推出放心品牌榜,引导消费者选择好的企业、品牌和产品进行消费。通过持续不断创建,引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助推食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升。食品产业增幅连续两年保持在16%以上。
推动多元参与,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
在严格落实政府和监管部门责任的同时,进一步落实企业、消费者和社会各方责任。严格准入退出管理,大力推行食品生产经营良好行为规范和质量受权人等制度,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守法诚信经营。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快检进市场、A级餐厅随手查、你点我检、“食安山东”随手拍等宣传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大力推行有奖举报、企业内部吹哨人等制度,全省受理投诉举报及咨询建议70549件,同比增长34%。鼓励新闻媒体全程参与监督检查、治理整顿等工作,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和专家作用,建立起应急管理、检验检测、科普宣传、法律顾问等各类专家队伍。积极营造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