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8月25日 星期一  
首 页|企业建站|质量投诉|行业资讯|企业新闻|食品企业|绿色企业|产品供求|政策法规|展会信息| 招商引资
新闻类别
    行业资讯     
    企业新闻     
    展会信息     
    招商引资     
    政策法规     
    绿色知识     
    站内栏目     
    质量投诉     
推荐企业 更多...
    日照市岚山区盛华绿茶机械...
    日照岚润茶业有限公司
    莒县茶业加工厂
    五莲县茶叶公司
    五莲县神农茶庄
    宾至茶行
    日照市莲城千与绿茶厂
    五莲西岸安溪铁观音专卖店
  信息类别

食品消费升级治理要在思维上跟上潮流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10-17 11:14:06 阅读:166
 

  正视食品消费升级的治理短板

  彭 飞

  互联网时代,食品监管不仅要在技术上更新换代,更要在治理思维上跟上潮流,方能让消费者香在舌头、甜在心头。

  热水与面饼的碰撞、料包与菜包的融合,一碗泡面曾是多少人不可磨灭的餐桌记忆。然而,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方便面销量已持续5年下跌。2015年,方便面产量较上年下跌8.54%,销售额同期下跌6.75%。记忆中的美好,难掩整个行业的疲态。

  泡面市场的冷热转变,与我国食品消费转型升级密切相关。随着国人物质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显露颓势的不仅是方便面,相比刚进入中国时的风光,洋快餐近几年也已跌下神坛。曾经,家长以一顿麦当劳作为奖励孩子的“美味”,如今却是实在没得选时,才同意孩子吃炸鸡汉堡。父母的选择变化,不仅是因为兜里钱包鼓了,更缘于头脑中更加健康的食品消费理念。

  在日益升级的食品消费理念中,健康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色香味俱全、食材新鲜,才是中国人评价美食的标准。即便在匆忙的高铁上,大家也为更可口的盒饭发出吁求;就算偏居一隅,也可以通过电商搜罗天南海北的美食。这些食品消费的新理念、新需求,呼唤“供给侧”要跟上。近些年来,“互联网+美食”成为快速发展的新兴业态。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外卖小哥,打通舌尖上的“最后一公里”;在外卖平台的穿针引线下,食客与餐馆完美相遇,也难怪千篇一律的方便面被消费者抛诸脑后。如今,无论是食品产业上游的食材采购、加工,还是下游的营销、推广,背后都暗藏着伴随行业创新出现的奇思妙想,食客在不经意间总能有意外之喜。

  新兴业态自然带来新的问题。食品消费转型升级,需要食品监管同频共振。送餐平台中的黑餐馆、网购大闸蟹时的“李鬼”阳澄湖、美食公众号的虚假宣传……这些伴随“互联网+”而来的新烦恼,也是给监管部门带来的新挑战。从本月开始实施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以及各地执法部门的新举措,都试图重新定义“互联网+美食”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赋予网络平台更多责任,加强对私人厨房、小饭馆的监管。互联网时代,食品监管不仅要在技术上更新换代,更要在思维上跟上潮流,方能让消费者香在舌头、甜在心头。

  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安全直接关系老百姓(50.320, 0.00, 0.00%)身心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往往难以挽回,因此,食品监管不仅要转型升级,还要防患于未然。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这对于食品安全领域的社会治理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各地执法部门相继约谈当地网络送餐平台,对入驻其中的商家提高准入门槛,同时加强对食品行业上游企业的突击检查,从食品原材料开始把关,等等。这些都是想把工作做在前面,从源头上遏制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消费者才能吃得更加安全放心。

  “吃了吗?”这句最独特的问候,体现着饮食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哪个国家的饮食文化能与中国相媲美,更没有哪个国家的食品市场规模能与中国平起平坐。食品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但食品消费的转型升级可能随时发生,食品安全领域仍存在着不小风险。面对“冷去的那一碗泡面”,面对变幻莫测的舌尖风潮,我们始终不应放手的,是食品背后,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山东企业在线|日照房产|日照物流 |日照酒店 |日照律师网|日照茶网|中国绿茶网|日照黄页网|日照商业地产
日照食品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日照黄页传媒有限公司
热线:0633-8922114、13863387797  Email: rz96114@163.com 
地址:日照市安泰星河港湾商务楼C座412
鲁ICP备100168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