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山东省食药监局加大了对食品(含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抽检力度,共完成省级食品安全(含保健食品)抽检监测66929批,抽检发现不合格食品873批,监测发现问题食品1660批,整体合格率96.2%。不合格项目主要是食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指标不合格;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等。
省食药监局副局长李宇红介绍,抽检监测发现问题比较突出的产品是海米虾皮、辣椒粉、芹菜、韭菜、非发酵豆制品、酱腌菜、大桶水等。药品安全抽验共完成16791批次,发现不合格药品571批次,合格率96.6%,不合格药品主要是中药材、中药饮片。
针对化妆品抽检情况,共完成850批次,发现不合格化妆品12批次,合格率98.6%,不合格产品主要是面膜类、烫发类化妆品。
此外,医疗器械抽检共完成614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29批次,合格率95.3%,不合格产品主要是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医用脱脂棉。
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逐批采取核查处置措施。
据了解,2015年,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这一中心任务,深入开展“食安山东”品牌引领行动,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公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组织开展“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清源”行动、医疗器械“五整治”等专项整治,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面推进社会共治,公众积极参与、共同监督的格局初步形成。 中新网山东(孙婷婷张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