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聚餐将纳入监管
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第二初级中学,学校食堂的每一笔进货采购,副校长孙作民都要跟随前往、签字验收,“学校共700多名学生,其中有600名在校寄宿,保证他们吃得安全是我最大的责任。”学校还给部分学生家长代表发放工作证,使其可随时到学校食堂监督检查。
“学生食堂向来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因为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面积的。” 王立河说。据统计,全省有食堂的学校和托幼机构共1.4万多家,对其的监管已形成季度检查、量化分级管理等常态化制度,还有部分学校实现了原辅材料快检、厨房电子监控家长远程可看等创新性措施。但从当前来看,尚存三方面的食品安全隐患:首先是食材性的,诸如芸豆等蔬菜大锅炒制不匀、部分夹生导致的食物中毒;其次,部分外包食堂为追求利益存在剩菜再吃现象;再者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疑似食物中毒,去年11月,滨州学院部分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经查为肠道传染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所致。
集体聚餐方面存在安全隐患的领域还包括工地食堂及农村聚餐。据统计,目前各市已对1118个工地食堂实施了许可、登记、备案管理,“工地食堂流动性比较强,应该说全省数量不止这些。但与学校食堂不同,工地食堂吃的菜品种比较单一。”王立河说,“而农村集体聚餐,请本村厨师上门自办宴席的形式相对而言安全隐患要大一些。”
今年,集体聚餐安全方面将有新突破。针对工地食堂,省食药监局计划与住建部门联合,争取做到施工证发到哪里、食品安全明白纸跟到哪里,现场监管落实到哪里。实现工地食堂亮证经营、厨房清洁、安全承诺、单据留存、场所卫生五标准;针对农村集体聚餐,计划出台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定,在宴席登记报备、厨师查体培训、食材索取票据、场所清洁卫生、饭菜留样备查、应急防控及时等多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把农村集体聚餐在乡镇所和村协管员层级管起来。(赵小菊) 来源: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