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安全,是近年国人最关注的民生话题。特别是去年“江西高安市病死猪肉流入多地市场”、“山东警方破获的毒腐竹非法加工案件“等一系列事关群众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让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产生了信任危机。
而据报载,我市5年来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近期被自治区确定为“广西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市。(详见2014年12月27日本报一版)
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大环境下,我市的保“胃”者——相关职能部门做到了管住管好,为市民百姓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十分可贵!
需要指出的是:守成不易!也就是说创“安全”不易,守“安全”更难。
面对我市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当下必须强化居“安”思危意识,充分认识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克服盲目乐观、盲目自信心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因此,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非但不能在居“安”中忘乎所以,掉以轻心,更应该做的是顺应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切和强烈愿望,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切实提高执政能力的大背景下通盘考量,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上推进食品监管,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强有力的措施,持之以恒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切实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舒心。
食品安全,除了政府加强监管外,更需政府、企业、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我市应充分利用被自治区确定为“广西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试点市的契机,建立起多元主体参与食品安全共治的有效机制,倡导企业自律,守法经营,引导群众安全消费、理性消费,营造全社会关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扮演好餐桌保卫者的角色,就一定能筑牢维护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拥有一个更加安全的食品健康环境。来源:钦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