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督管理,近日,省食药监管局专门制定《海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巡查指南》。根据巡查指南,我省将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小作坊增加监督检查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频次,并将其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告。(今日《海南日报》)
规范食品市场秩序,尤其是对点多、线长、面广、问题多的小作坊的食品安全进行整治,不仅是一项安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也是各级政府必须力争高分的政务答卷。
“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六月调神曲,正朝汲美泉”,磨豆腐、酿酒曲,古人的诗句,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唯美的农耕时代小作坊加工画面。但在时下这个既是我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又是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的特定阶段,难免有一些人的价值观发生偏差,不顾生命健康、无视德治法治,只要能赚钱,啥事都敢干,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具象化为“蟑螂乱爬苍蝇飞、污水横流作坊黑”等乱象。
这些乱象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危及公众的生命健康,并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埋下隐患。以近日的新闻为例,便有定安定城涓涓榨油厂、定安春阳食用油有限公司、海口芦荟缘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6种不合格产品被国家食药监总局曝光,有藏身海口美舍上村的几家黑作坊被稽查人员要求停业整改。
省食药监局针对我省食品生产市场暴露出的问题,不捂盖子、不掉链子,及时出台《小作坊巡查指南》,在加大对小作坊产品抽检力度的同时,采取监管与帮扶并重的举措,鼓励支持小作坊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无疑为食品市场再念起一道“紧箍咒”、为公共安全再筑起一道“防火墙”。
不捂盖子才能强化问题意识,剖析问题;不掉链子才能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问题。不仅仅是食品安全,任何民生项目,其生产都不是啥小问题,其监管也来不得半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