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口食品对消费者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大型超市、进口食品专卖店里,各种琳琅满目的进口食品让我们眼花缭乱。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笔者发现,济南许多大超市都设有进口食品专区,货架上的商品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除此之外,各大电商平台也针对进口食品展开了博弈。例如,在进口食品店15元一袋的芒果干,网店最低才买9.9元;外包装完全相同的丹麦进口曲奇饼干,在超市一盒108元,网上最低价格才38元。如此不同的价格,究竟有多少是真正“出身”海外呢?
笔者发现,不少电商销售的进口食品都缺乏中文标识,有的甚至连生产日期都模糊不清。“许多食用复杂的食品没有中文标识用起来会很麻烦,有的甚至买回来不知道怎样去用”。经常购买进口食品的王小姐说。
但也有消费者表示,没有中文标签才是真正原产国东西,有中文标签的是国内生产的。
通过条形码前缀码来辨别进口食品的真伪是大家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省消协的工作人员为介绍:按照中国《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的规定,商品的产地在外国而使用中国的商品条码或者产品在销售国使用原生产国条形码是合法的。因此,条形码能够反映的信息仅仅包括生产商、商品名称以及条形码的注册地,不能代表产品的原产地。
那么,消费者应该如何选购放心合格的进口食品呢?专家认为,首先要看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签。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体现的信息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和规格、日期标示、贮存条件、原产国国名或地区区名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辐照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示“辐照食品”,对使用辐照处理过的原料,应在配料表中标明;对转基因食品的标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另外,按照要求,食品标签的中外文需一一对应。
其次要查看其是否具有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进口食品卫生证书”。该证书是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合格后签发的,证书上注明进口食品包括生产批号在内的详细信息。证书内容包括品名、品牌、包装种类及数量、产地、规格、生产日期、到货地点、到货日期、启运地、卸毕日期、运输工具、检验日期以及对产品质量和中文标签的检验结果等内容。可以说该证书就像进口食品的“身份证”,只要货证相符,就能证明该食品是真正的洋货。来源:大众日报 王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