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4日发布消息,在三批次浓缩乳清蛋白中检出肉毒杆菌。这无疑给信奉“洋奶粉”的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洋奶粉”“百分百纯净”的神话被打破。这也再次表明,
食品安全问题中外皆有,客观看待,冷静应对,方乃理性之举。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跨国乳业巨头在“受污”问题上今年已是“二进宫”。今年1月,该公司生产的奶粉就曾被检测出含有微量双氰胺。而且早在今年3月涉事公司就已发现自身产品的潜在质量问题,但却直到4个月后才公布检测结果。这就让问题一再延误,不断扩散蔓延,检测结果为何“姗姗来迟”令人生疑。
由此观之,食品安全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味迷信“洋食品”并非明智之举。“洋食品”不一定都是极品,“国产货”也并非都是次品。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近日发布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中国在107个国家中位居42。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威胁、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突破国界的当下,不应该对“洋食品”过度迷信。对待“洋货”与“国货”应本着一视同仁的态度,理性客观看待。( 来源:城市晚报 记者丁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