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去掉“郑州”俩字虽然是小动作,但却意味着三全食品与很多公司一样开始去区域化,将自己的品牌当做全国性品牌来运营。
更名
三全食品改名去掉“郑州”
三全食品昨日正式更名。公司中文名称由“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Zhengzhou Sanquan Food Co.,Ltd”变更为“Sanquan Food Co.,Ltd”。
早在今年5月召开201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时,三全食品就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近日,公司完成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并换领了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由于只是公司全称中去掉了“郑州”二字,所以公司的证券简称不变,仍为“三全食品”;证券代码不变,仍为“002216”。
公司改名在A股市场上并不是新鲜事儿。搜索上市公司的公告发现,从2000年至今,A股公司共有超千条公司更名记录,涉及上市公司数百家,平均每年有超过50家公司变换了名称。
而有些公司改名之频繁让人咂舌,改名次数最多的浪莎股份,在15年内改名12次,几乎每年都改1次。另外宋都股份更名也很勤,13年来共更名10次。
观点
改名是为去区域化
改名的上市公司多,理由也各种各样,有的是因为公司经营不善,被借壳重组,主营业务变换,不得不改名。比如河南上市公司中的焦作鑫安、春都食品、冰熊冷柜,现在分别改成了大地传媒、同力水泥、东方银星。
除了这样迫不得已的改名,有些公司改名是为了包装自己。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个好名字对上市公司来说同样重要。
曾有名叫“山下湖”的上市公司更名“千足珍珠”之后股价大涨,更名首日还拉出涨停,赚足了投资者的眼球。
不过三全食品董秘郑晓东表示,去掉“郑州”两个字,主要考虑是去区域化,将三全食品当做一个全国性的品牌来运营,这样改名也是参照了很多公司的做法而决定的。
此前,“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万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万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如此去区域化的更名在最近两年确实有很多。
去区域化有利于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这在银行中更为明显。“广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2011年更名为“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发银行”,英文名称也变更为“China Guangfa Bank”,与广东基本没有关系了。而浦发银行更是在2005年就开始“去上海化”。河南商报记者 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