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地沟油、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这些都曾悄无声息的被端上我们的餐桌。在2012年,“速生鸡”、“塑化剂”和“问题胶囊”等等,让“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响起。 回看2012年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里面有事故,也有误会。“放心食用”我们期待了一年又年。展望2013,各部门间的协作和新规的出台是否值得期待?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要排出2012年食品安全的关键词,塑化剂、速生鸡,这两个词儿要上榜恐怕毫无悬念。拿去年底某高档白酒被曝含塑化剂来说,风波仅发酵一天,白酒股市值就蒸发了300亿。但事实上,江南大学酿酒科学与酶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岩表示,直到现在,所有受检白酒都没有发现人为添加塑化剂的痕迹。 徐岩:塑化剂到底什么地方来的呢?主要还是在接触酒的塑料管道、容器还有包装材料这些塑料制品的迁移,也包括环境中的塑化剂影响。对人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它的摄入量,在一定的饮酒范围内,它是不会造成健康危害的。 “速生鸡”,受到的关注只多不少。对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一番表态,显然已经酝酿了很久。 陈锡文:速生鸡事件其实是说了两件事:一是讲速生鸡45天出栏的鸡能吃吗?二是讲鸡的饲养过程中用了抗生素。第一个问题,从我自己的感觉来看,45天出栏的鸡全世界都是非常正常的,白羽肉鸡在全球出栏的标准就是6周,六七四十二天,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跟老太太养鸡完全不一样。但是用抗生素的事情对不对呢?确实有问题。其实在鸡的饲养过程中,用药、甚至用一定的抗生素也是正常的,关键的问题是离开鸡的出栏多长时间你必须停药,停药后让鸡体内这些物质自然降解,那就没问题了。第二呢,一定要清楚,有一定的含量但符合安全标准,你也不能说这个产品有问题。 《速生鸡塑化剂搅动民众神经 保障食品安全任重道远-365地产家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