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利园集团创办于1989年,目前集团下辖福建达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厦门达利投资、惠安县达利世纪酒店有限公司等19家公司、29个食品、饮料生产基地。公司形成了派类食品、薯片、饼干、饮料等四大产品系列共600多个品种。
就是这样一个大型的食品龙头企业在风光了几年后的今天,因产品的质量问题开始被消费者所唾弃。达利园食品已成为很多消费者心中的不可消的“痛”,八宝粥中吃出苍蝇,法式小面包长了毛,瑞士卷中吃出怪异物,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说明了其食品质量确实存在着安全问题,同时发生了这样的问题,生产厂家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态度又让消费者无法满意。难道企业大就可以不注重食品的卫生和安全?就可以不接受处罚?消费者们普遍反映。
“真是超级恶心,饼干当中有只大苍蝇,我差点就吃了进去!”浏阳网友杨先生日前在红网发帖称,他前几天所购买的达利园饼干,竟然吃出了一只苍蝇。对此,他向超市提出赔偿几千元,但这一要求遭到了超市拒绝。“这苍蝇肯定是在生产时掉进去的,真想不到达利园的食品生产环境这么差。”
前段时间,市民黄先生吃达利园香脆腰果饼时,吃出一条活虫,但又因为着急出差,黄先生当日并未找商家投诉。后来,黄先生投诉并求助。“饼干外表有层糖衣,虫子黏在上面,还缓缓爬来爬去,都恶心坏人了。”慧聪网焦点透视对于此问题致电达利园全国售后热线,一接线人员称:“达利园香酥腰果饼的生产车间干净卫生,生产所用原料都经过严格检测,后续问题笔者反复拨打热线,直至截稿,并没有接到相关的回复。
北京市海淀区消费者冯小姐:7月25日,我在北京市海淀区万福城商场购买了一袋由福建达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达利园蛋黄派(生产日期:2012年6月20日;保质期:6个月;规格:250g/袋)。7月26日,我打开一个蛋黄派,感觉蛋黄派特别软,但我没想那么多,直接就咬下去了,刚到嘴里就感觉苦的不行,马上吐了出来。仔细看了下包装,发现里面含有食用酒精成分,闻到特别大的一股酒精味,我想它肯定是在酒精里泡过的。现在投诉,希望达利集团给我一个说法。另一位市民白女士称,自己从超市买了一整箱的达利园红枣桂圆八宝粥,却在准备食用了多半以后,她拿一罐吃时发现粥内有异物,“我都吃了快三分之二了,突然发现里面有只苍蝇,她称真是太恶心了!”而长方回答却是“整个生产过程中都是流程控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居民吕先生购买的花生奶瓶盖上标注的日期为2月3日,他们开瓶的日期是2月6日产品完全在保质期内。可是打开瓶盖一看,倒出来的花生奶让大家很是吃惊。原来从瓶子里倒出来的是粘稠状,包含着豆腐渣样的东西。“大夏天生产的产品,变质、有根头发,也是正常现象的”某超市业务经理竟然也这样说。
据相关报道也有类似问题发生,市民梁先生介绍,这箱好吃点高纤煎麸饼是他前两天从超市里面买回来的,已经吃了一半,昨天他打开其中的一包,刚拿出其中一块饼干想放进嘴里,突然发现有点不对劲。梁先生说,包装打开后,饼干有点裂开,起初他并没有发现裂缝里面镶嵌的是铁钉,还以为是巧克力。公司放映则是,“也不排除有人进行恶意竞争,破坏公司的声誉的可能。”
近日,一名自称达利园销售业务代表的网友爆料称,达利园系列饮料因销量不佳而积压大量库存,商家为把过期饮料卖出去,就偷偷修改瓶盖上的生产日期。此事再次将达利园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虽然厂方和部分网友对于发帖者的身份存疑,但面对自身劣迹斑斑的过往,不得不让消费者们怀疑啊,达利园的辩解无疑显得分外苍白无力。
这些事件几乎已涉及达利园旗下的各类产品,然而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和存疑的质问,厂家的处理态度却令人心寒。拨打厂家电话不是出于无人接听状态,就是逃避食品存在质量问题,并且就是声称食品非常安全,一串狡辩。作为知名品牌的达利园,不仅是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出现,并且解决过程中极其态度敷衍,欺骗消费者。其实不难看出,不光是达利园,一些频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厂家们,被揭丑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推托敷衍。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确实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十倍价款的赔偿金。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企业也是趁着自己势力,事情最终都是不了了之,而对于那些就想着赚钱唯利是图的厂家,违规生产却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对于消费者的维权主张更是无法伸张,”食品药品监督局的李小静主任讲道。
慧聪网焦点透视走访某超市并采访负责人,该负责人强调,在消费者和厂家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我们坚决是站在消费者一边,只要消费者拿出正规的法律依据,无论赔偿数额多少,我们都会支持。
北京政法大学法律系教授孟凡称,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有权向厂商提出“退一赔十”。至于其他赔偿要求,消费者应拿出受损事实和依据,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
其实,达利园也只不过去是众多国内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个缩影,从普遍存在的地沟油现象,到各不知名小作坊生产的问题的食品药品用品,现在连一些知名大企业也陆续卷入其中,这使得中国的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问题人心恐慌“宁可信其有”的程度,“其实不仅是食品问题了,什么都有问题”消费者们普遍抱怨。现在的食品市场简直是“草木皆兵”,消费者“有心维权、无力回天”却是残酷的现实。
法大学法律系教授孟凡指出:“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与企业的监管不严,责权利不明确,追求低成本高利润,标准制订有漏洞,检测管理不全面,商家缺乏诚信等等有关。监管部门也应提高监管力度,总是重复着曝光、反思、查封等处罚,这种归于形式的程序根本就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也不会消除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的焦虑和质疑。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仅仅靠法律法规是远远不够的,大力倡导诚信教育也是一条出路。将诚信教育纳入企业长期发展的规划之中,让企业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不要一味的赚钱赚钱,不惜迫害消费者的利益,只有在法律与诚信道德两种机制共同“给力”,才能让老百姓过上放心的生活”。
(投诉电话:01061723085 邮箱:guolianjiang@hc360.com 联系人:向编辑13521053902 萧编辑13718067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