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3月20日举行,记者获悉,日照市确定了2012年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一共11项,第一项是建设生态文明乡村。
项目一:建设生态文明乡村
重点抓好水源地保护区和试点示范乡镇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年内完成东港区南湖镇、
陈疃镇、三庄镇、西湖镇,岚山区后村镇,五莲县街头镇6个日照水库水源保护地乡镇362个村的垃圾污水处理,完成东港区两城镇、岚山区巨峰镇、莒县龙山镇、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奎山街道4个试点示范乡镇(街道)230个村的垃圾污水处理。
项目二: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组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年内新建维修农村塘坝、汪塘、大口井、机井、拦河截潜等各类小型拦蓄集蓄工程600处,新增供水能力540万立方米,扩大改善灌溉面积7.8万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内解决1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项目三:文化惠民项目进镇村社区
深入实事千百重点基层文化工程,年内举办1000场文艺演出,培训1000名文艺骨干,发展500名文化义工,打造100个社会文艺演出团队(含庄户剧团),完善100个乡镇、村居(社区)综合文化站和文化活动场所。
项目四:建设改造城乡幼儿园
市级财政投资新建1处幼儿园,对区县新建或改扩建达到省中心幼儿园标准的38处乡镇中心幼儿园给予补助。其中,东港区新建7处,岚山区新建6处,莒县新建10处、改扩建5处,五莲县新建8处,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建2处。各区县新建和改扩建100处村居(社区)幼儿园。
项目五: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全市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均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9%以上,个人缴费60元,人均筹资额达到300元;最高支付限额保持在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倍。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内统一的待遇政策,职工、居民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5%、70%;最高支付限额,职工达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倍、居民达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倍;全面开展职工和城镇居民普通门诊统筹,在不增加个人负担的前提下,年内发生符合门诊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600元以内的按50—60%比例报销;参保人员市内跨区县就医统一实行联网即时结算,转诊及异地安置到济南的参保人员,在指定的济南定点医院住院,医疗费实行联网即时结算。
项目六:帮扶救助城乡特困家庭
开展城乡特困家庭帮扶活动,组织市直及各区县部门、单位和有关企业对全市600户左右的城乡特困家庭进行帮扶,保证帮扶对象的基本生活。全面落实城乡困难居民家庭资助参保、大病医疗救助、门诊救助、临时医疗救助和慈善医疗救助相结合的“五线一网”医疗救助制度,上半年对区县全部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并将一站式结算救助比例由40%提高到50%。
落实《日照市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办法》,各区县在上半年全部出台配套实施办法,提高救助效能。开展“送温暖”和“金秋助学”活动,对2000户困难职工家庭和350名考上高校的困难职工(农民工)子女进行帮扶救助。继续帮扶城乡残疾群众,对6233名低保重度残疾人进行生活补助;为396户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重点扶持200名残疾人自主创业。
项目七: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年内市区完成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850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105户,建设公共租赁住房3000套,其中政府投资建设20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6600户。
项目八:建设城市绿道
沿市区主要道路构建自行车慢行系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推动节能减排,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建设四条城市绿道,在行人密集区域建设3处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20处过街安全岛,启动梦幻海滩公园以北滨海旅游绿道建设和市区沙墩河、香店河等滨河休闲绿道建设。
项目九:改善提升老城区人居环境
建设城西供热站,敷设高科园、城西供热管网12公里,满足老城区用热需求。建设完成204国道城区段拓宽改造工程,实施拆迁清障、雨污水、路床、绿化、过街人行天桥和小型桥涵建设。新建2处街头绿地,完善绿化、亮化和健身设施,增加老城区居民休闲健身场所,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
项目十:搭建城乡居民消费直通车
一是,年内建设面积3—5万平方米的智能化、数字化城乡市场配送中心,购置冷链物流运输车24辆,搭建以配送中心项目为龙头、城乡物资双向流通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城乡市场配送、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民共享,降低物流成本,稳定农副产品价格,保障食品安全。
二是,以市军供中心、粮食质检中心为依托,建设放心粮油配送中心,在市驻地建成放心粮油销售店60家,构建放心粮油进社区网络,保障粮油供给质量安全。
项目十一:改善市区环境质量
一:治理及港口周边地区粉尘污染。年内对日照港石臼港区14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和5000平方米的公共区域进行维护和绿化;对石臼港区西区比分堆场实施硬化改造;对未密封的港内短倒车辆全部加装“全密封运输机械装置”;对上海路东段北侧实施道路绿化,加大扬尘污染防治力度,做好日常保洁;在石臼港区分片建设挡风抑尘墙,减轻港区粉尘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加快推进岚山港区——日照钢厂矿石皮带机输送系统建设;在北京路和上海路各建设一座空气自动监测子站,实时监控港区粉尘污染及周边主要道路扬尘污染情况。力争2012年底,港区周边区域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二: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和环保标志管理;开展在用机动车排气专项整治,对超过报废期上路行驶、未按规定参加车辆审验、排放黑烟等明显可视污染物的机动车进行查处;倡导公交优先,加快老旧公交车辆淘汰,有效控制机动车PM2.5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三:崮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年内启动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加快推进老城区、日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等区域的污水管网建设;实行流域重点河段加密监控监测,在崮河与傅疃河汇流处上游规划建设生态湿地,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侯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