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闻类别 |
 |
|
食品包装安全堪忧 消费者需警惕“颜色陷阱”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布时间:2011-12-24 20:07:00 阅读:429 次
|
董金狮:如无必要尽量购买小桶食用油防止食用油因时间过长溶入杂质
董金狮:
安全没有更好只有最好,对消费者来说最希望这种产品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实际上这种理想很难达到,我们日常吃喝拉撒很多东西都不可能一百分,对于消费者来讲我们掌握一些常识,尽量减少一些有害产品的使用,
塑料制品我建议几点,第一个选购尽量看包装,像我们现在用的食品用的塑料,纸国家都有生产许可证,至少来讲有了生产许可证政府给我们把了一道门了,如果连这个生产许可证都没有的产品更是没有人管他那么危险性比较大一些。第二个对塑料制品一般我们现在透明或者是无色,这样相对来讲他加入杂质我们看得见,如果有颜色就掩盖看不见了,加了颜色不安全。第三个来讲就是闻味道也是很简单一个办法,一般我们闻塑料的味道,卖塑料的都说这是正常味,塑料味,实际上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
就是说工业级的塑料确实有味道,当然说装垃圾的垃圾袋更有味道,但是作为食品包装的塑料品,国家也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有异味,你想你能闻出来有味道,我装了水就不是水的味道,吃了食物就不是食物的味道,所以对消费者来讲如果闻到塑料有味道的话,也定要甚用。学会说不,尽量不要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要高温,不要装含油的食品,另外来讲不要长期在里面储存食物。
主持人:
北京一位6070的朋友问的问题特别好,他说平时生活当中很多人喜欢用塑料瓶放酱油和醋,他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到底对不对,他隐隐约约听过什么样的说法?
董金狮:
实际上从国家标准来讲是允许,包括装酱油醋水都可以,前提是国家允许的材料允许,有生产许可证,那么这里面即使允许的产品刚才说也不是一百分,使用过程中如果有玻璃的,尽量用玻璃的,比如我们装醋现在大部分还是用玻璃,包括装酒,在国外我参加一些会议的时候,中国现在把白酒都装到塑料里面,甚至葡萄酒也往塑料里面装。
您会感觉到档次不高,管理它透光率,有些酒为什么带颜色,他是为了避光的,塑料好多是不带颜色的,带颜色也不好,不带颜色就不避光,那就是说,大家在选购使用的时候,尽量不用他装酱油、醋、酒这些,有玻璃尽量装玻璃,有些人说买大桶油,其实买大桶油并不一定好,大桶油吃不完,放的时间很长,一个是油会变味。第二个油在塑料桶里面放的时间越长,塑料里面有些含有增塑剂,我们现在调查发现,有好多塑料制品国家不允许加增塑剂的,他也加,因为加了以后透明。
增塑剂很容易融解到油里面,所以在明年2012年我们要做调查,包括啤酒瓶垫里面,塑料垫也含有,一些有害的成份无处不在,而且这些企业加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有些卖的时候,有些我们发现调查很难弄,比如说我买了这是一瓶水,可是他水里面加了什么东西你不知道,也可能里面加了兴奋剂在里面,让你喝了这个水兴奋,喝了挺好他没告诉你加这个东西,这也就是在我们的监管方面确实还有很大的难度,企业的自律也特别重要,消费者就得小心选择和使用。
主持人:
百姓无从知晓自己每天吃了多少食品添加剂,也不知道该向谁去讨说法,对这样的一个现状,郑传凯认为:
郑传凯:
首先这个食品添加剂的问题,监管部门一旦发现了这个存在问题的话,处罚力度可能表现是相当高的。另外一点我们食品安全法,特别超越了这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这个10倍的这种赔偿,那么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当中,就包括了这种过量添加添加剂的食品,如果一旦被发现首先他要面临相当高额的赔偿。
另外从行政角度讲他要面临一个高额的处罚,而且现在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的公安部,包括这个各地的公安部门联合着质监部门,再有转向的这种打击行动也是针对食品,把它上升到一个刑事问题层面从加大打击力度也是为了维护我们普通消费者老百姓的这种食品安全问题。
董金狮:
我经常说的好吃好喝等于好危险,因为很多食品都是加入添加剂,所以让我们感到好吃好吃喝,所以当好吃好喝的产品你尽量不要吃太多,第二个对包装材料来讲,好看的包装小心点,往往有些商家用包装吸引消费者,而在包装下面可能留有隐患,食品的质量并不怎么的,包装往往做的很漂亮,那么消费者留神。
律师有话说:消费者本身应具备相应知识并保留购买凭据以备维权
主持人:
现在想问一下郑律师,如果说消费者使用了有毒有害的纸巾之后,出了问题,应该怎么办?
郑传凯:
首先说如果消费者使用产品造成损害的话,那么依据这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包括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是有权力向产品的销售商包括它的生产商提出侵权赔偿。
但是餐巾纸一般它要造成人身损害的话,需要相当相当大的量和相对比较长的时间,这么长时间过程当中你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产品,各种各样的食品。所以根本无法证明你的损害是由餐巾纸造成的。
并且日常生活当中,没有谁会买包餐巾纸还索要发票,甚至于说买包餐巾纸的时候小票都随手扔掉了,所以针对这种问题,从举证的角度讲,是很难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的。
从法律人士的角度讲,防微杜渐,监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消费者一定要变成各个方面的专家,一定要增加生活的常识,在选购餐巾纸包括相关的产品的过程当中,提高保护自己的意识,预防相关的事情的发生,这样能够避免今后维护权利时种各种各样的困难。
主持人:
刚才传凯的苦笑意味深长,好像人们只能把自己变成各个领域的专家,只能像董会长这样的业内人士不断的讨教,但是这个过程当中人们又会发现,如果很早的把机制建立健全,对消费者来说应该是一种最好的保护了。
那么对纸巾质量和安全的检测,现在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和统一的标准?
董金狮:
标准或机构都有,但是检测部门不是一个执法部门,所以解决餐巾纸质量问题,我觉得提三点建议,第一个就是国家标准要提升,比如说餐巾纸不允许加荧光增白剂,因为原来没有规定,企业加了很难从法律上处罚他。
第二个生产企业不用荧光增白剂可以在包装上说明,就是告诉消费者不含荧光增白剂。那么没有明示的企业就意味着可能含,建议消费者尽量购买有明示的。第三个就是消费者在购买餐巾纸的时候,做到一看二闻三动手,一看指有杂质有黑点的,过白的、过黑的这肯定是不行的,第二个闻,如果是有刺鼻的异味的,特别漂白的氯气浓度比较高的,或者闻那个纸都发霉的味道,肯定不行。第三个就是动手,劣质的纸一抖就掉渣、掉毛。掌握一些这样的常识也能够从,从法律标准方面,从生产企业这个信息方面,还有从消费者的这三个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购买餐巾纸要去正规的场所,而且能留一些小票、发票,以便后面投诉或者打官司使用,街边小摊农贸市场买的时候就得小心,特别包装上我们不叫三无,现在叫多无,什么都没有上面,你都不知道是谁的东西,就看便宜,什么几块钱一大包,那拿回来使。
专家建议:尽量避免使用餐巾纸或消毒纸巾
主持人:
其实最方便的方法是使用手绢。又环保、又安全。
董金狮:
所以日本人现在送礼送手卷,日本女的在家里有一项工作就是熨手卷。男的每天至少两条手绢,用完回来洗,洗完再熨,这样他吃饭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手绢来擦。
郑传凯:
现在很多人开始使用手帕。而且现在手帕做的非常漂亮,我在生活当中也看到有很多朋友开始使用了。
主持人:
再来看和餐巾纸有关的消毒纸巾,很多消毒纸巾的酒精浓度其实并不符合标准,或高或低都没有办法达到有效的消毒效果。
董金狮:
一般的医用酒精浓度75度左右,浓度太高了,起不到消毒,浓度低了也起不到消毒,为什么呢?因为浓度特别高的时候,细菌表层它就浓度高了,很容易凝固,酒精穿透不了壳,进不到细菌里面的染色体,杀不死,起不到消毒作用。如果浓度低了,进去了劲不够,也杀不死。其实我们国家没有消毒湿纸巾的标准,医院用的那个消毒的那是医用的,在民用里面现在没有消毒湿纸巾,只是现在一些企业乱打这个名。
它既然消不了毒,在湿巾的生产过程里面本身就有细菌了,他连手上的菌也杀不死,自身带来的菌液杀不死,它里面的细菌继续繁殖,所以这是一个隐患。第二很多消毒消毒湿纸巾都会加入一些香精,闻起来特别香,这个香精有些就对人皮肤有刺激作用。
还有一些农药做的防腐材料。农药是有杀菌作用的,所以消毒湿纸巾擦完手以后,你可能会抓食物,你觉得很干净,实际上错了,你在擦的过程中,很多化学物质沾到你手上甚至沾你嘴上,留下了一个隐患。
郑传凯:
我讲一个我生活当中的经验,我发现消毒纸巾这个去污效果特别好,擦办公桌的效果特别好,擦一些文具效果也特别好,但是吃完饭,我一般习惯是洗手,饭前饭后洗手,消毒纸巾我不太愿意用,如果能提供消毒过的筷子的话,我愿意用,因为如果套装打开的话,他那个消毒纸巾我是不用的,放在那也浪费了,所以我宁愿用筷子,然后饭前饭后我洗手。
董金狮:
要我选我也是这样,如果饭店往一坐,服务员拿出来热毛巾,那你觉得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而且对饭店的餐饮的质量你也会更放心,即使说今天多花钱了你也觉得很值。
拿三件套消毒湿巾,我就觉得这个饭店特别的赚钱,他那里面是有利润的,比如三件套进来的时候大概3、4毛钱,他收客人收1块钱,有些消毒湿纸巾也收客人1块钱,在好多媒体都曝光多了,很多根本就不消毒,消毒餐具不消毒,消毒湿纸巾也不消毒,所以带消字号的东西都得小心。
主持人:
饭店提供消毒餐具是分内的事,为什么还要让我付额外的钱?这个是人们很难理解的,但是通常被回答说,饭店都是这么做的。
董金狮:
国家有规定是饭店必须提供合格的餐具,为什么饭店好多不提供呢?利益的驱动,他从外面进来4、5毛钱,收客人1块钱,赚5毛,省了人工的费用,省了清洗的费用,省了餐具的磨损费。
郑传凯:
刨出法律的层面讲,在这个事情上消费者本身是存在一定的错误的,我们讲过错是法律概念,错误实际上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概念,实际上如果你坚持你的权利很有可能不被侵害。
爆米花桶因摞放在一起桶内侧或沾染油墨等致癌物质
主持人:
看电影的时候大家通常的这个食品有两样,一样就是爆米花,另一样就是冷饮,先来看爆米花筒,爆米花筒也是位列到安全隐忧问题当中的,桶内侧有掺杂荧光增白剂的可能,这种物质也是致癌的。
董金狮:
我们今年4月份对北京的10多个影院还有超市卖的爆米花进行调查,发现问题最多是在影院,大型的连锁影院,这个爆米花筒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这个纸本身用的是废纸。第二个纸也是不够白,里面加荧光增白剂,在荧光灯下一照发蓝发亮非常明显。第三个爆米花筒为了宣传,在筒的外侧都印有大量的图案,图案都特别鲜艳。大家可能没有注意,在给你装爆米花之前,筒子摞在一起。
在筒子这个口这个地方,会有好多的油墨,也就是说一个筒的外侧会套在另一个筒的内侧,那么它的油墨就会蹭在另一个筒的内侧,大家想一想油墨不是食品,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也就是说它不能接触食品,但是现在商家都为了宣传,把油墨印得特别浓,而油墨里面含有苯,是致癌的,还有一些有颜色的部分,含重金属,铅、铬,这些重金属对于肝脏、肾脏还有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特别对儿童们智力发育影响特别大,好多的弱智儿童都是与重金属中毒很大关系,所以我们在影院享受爆米花的时候可能你不知不觉吃进去很多有害有毒物质。
郑传凯:
这次我去看电影自带矿泉水,没有吃爆米花也没有喝饮料,但是我们考虑实际上,还不是因为这种考虑,主要考虑还是爆米花容易发胖,可乐、雪碧喝了之后可能会,也会发胖。
董金狮:
其实好多人可能还不知道,爆米花这个香味不是来自于奶油,它是植物奶油,叫反式脂肪酸。它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心脏、血压升高,所以这种香喷喷的味道可能也埋藏着隐患。
董金狮:
刚才也说到喝饮料用到吸管,五颜六色的吸管其实也是埋藏着一定的隐患。
吸管其实是塑料,塑料里面国家也是允许用食品包装,真正用食品包装的塑料首先是食品级,而且生产企业要求办生产许可证,就QS,但是现在市场上卖到的吸管一多半没有生产许可证,因为他环境和质量达不到要求,在原料上,他不是食品级的,工业级的塑料大概1万块钱,食品级需要1万2,买几百、几千吨的时候差别就比较大。第二个吸管五颜六色的颜色对小孩或者对一些年轻人特别有诱惑力,但是颜色是被添加进去了,它不是塑料里面本身的颜色,这些颜色国家也是允许添加,食品级包装里面也允许添加进颜色,问题在于颜料也不是食品级的,这些颜料会融解在饮料里面。
消费者有话说:建议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手帕
主持人: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的提示如果说要引用热饮的话,它对里面的材质会有一些融解对我们的健康同样埋藏着很大的隐患。既然刚才我们说到了吸管,塑料制品,接下来我们不妨好好说一说塑料制品,我们先来说一说PC奶瓶,现在我们了解到,PC奶瓶遭遇禁令,就是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可能对大家的要求会更高一些。
河南郑州1666朋友说,2003年我就开始用手帕了,我批发了40个手帕,我希望媒体引导使用手帕,更希望明星在生活当中电影电视里都引导这个潮流。
广东广州3070朋友说,好些年前我就亲眼看见过餐厅拿客人用热毛巾,开水烫过之后再立马给其他的客人,如果有这样的过程算不算消毒的过程。
董金狮:
开水烫是有杀菌的作用,但是真正的要是毛巾,他首先要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消毒,然后再进行放置,它有一个放置的过程,一般的热毛巾拿出来它是从热的保温箱里拿出来,烫完如果我再放自然环境里细菌还在繁殖,烫完之后还有一个恒温箱,在这个恒温箱里面比如50、60度,在这个情况下细菌剩下50%。
主持人:
然后来看塑料制品,先说PC奶瓶遭遇禁令这个具体的内幕情况是什么样的情况。
董金狮:
PC叫聚碳酸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太空杯,特别是小孩喝奶用的奶瓶,还有桶装水,都是用这种材料做的过去我们认为是比较安全的。从去年开始欧盟认为聚碳酸酯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加入双酚A跟碳酸聚合,这样的话会一些双酚A也残留,双酚A是能够对婴幼儿的性别的发育产生影响,特别是对女孩的这个性功能有影响,特别是性早熟,首先女孩子性早熟比较多,另外对男性不孕有很大的影响,导致很多男性不育。
我们喝的一些易拉罐装的饮料里面有层涂料,叫环氧树脂,环氧树脂里面也含有双酚A,双酚A怕热,冷的情况下常温情况下比较稳定,那么据我们检测发现,在100度它释放出来的量是常温下的50倍左右,它就是浓度释放的比较高,奶瓶一个婴儿,第二个它高温使用,第三个奶瓶也有替代品,就是我们玻璃或者聚丙烯的,还有其他一些材料替代的,所以从欧盟去年年底今年年初他们开始进行,我们国家也从今年的6月1号开始禁止生产,有48家。
48家企业生产许可证被吊销了,原来是合法的企业,有生产许可证的,政策出来就吊销了,不容许你再干这个了,9月1号开始全部下架,6月1号开始停产,三个月之内能卖完就卖完,也不得进口和出口。
奶瓶现在基本就是三大类,一类是玻璃,其实玻璃是最经典的,也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因为它是高温下的材料,第二个是聚丙烯的,我经常讲的三角符号,里面有个5,就是我们的微波炉盒,乐扣,甚至塑料杯用的都是这个材料,透明度差一点,但是它比较安全,还有一种是新的,从进口来的材料叫PPSU聚苯砜,它更耐高温,能耐180度,可以重复使用,但是价格不菲,一个奶瓶大概都100多块钱左右。
原来这些厂商生产的东西都是合格的,有了一个新的研究发现,欧盟有了这么一个提议发现之后,现在全部下架命令禁止了。
郑传凯:
这个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政策变动,在法律范围之内,通常比如说我们在制定合同当中,可能就会比这个作为不可抗力来决定,通常讲我们一般会把不可抗力的事项会尽量去罗列,包括这种政策变动也是不可抗力,通常我们理解为一种,像我们看经典电影《甲方乙方》比如说他可能有一些国际贸易的合同,比如说他国内有一些在这个禁令之后履行的一些合同,可能都会因为这个禁令,都会因为政策的变动,会形成这种形式变更,有的时候解除。
实际他是法制健全的一部分,可能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某一个具体的企业或者说个人遭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是总总体来讲的话,我们出于消费者的这个安全来考虑,所以只能是由经营者,就是这个政策风险或者是经营风险他来执行承担了。
董金狮:如无必要尽量购买小桶食用油防止食用油因时间过长溶入杂质
董金狮:
安全没有更好只有最好,对消费者来说最希望这种产品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实际上这种理想很难达到,我们日常吃喝拉撒很多东西都不可能一百分,对于消费者来讲我们掌握一些常识,尽量减少一些有害产品的使用,
塑料制品我建议几点,第一个选购尽量看包装,像我们现在用的食品用的塑料,纸国家都有生产许可证,至少来讲有了生产许可证政府给我们把了一道门了,如果连这个生产许可证都没有的产品更是没有人管他那么危险性比较大一些。第二个对塑料制品一般我们现在透明或者是无色,这样相对来讲他加入杂质我们看得见,如果有颜色就掩盖看不见了,加了颜色不安全。第三个来讲就是闻味道也是很简单一个办法,一般我们闻塑料的味道,卖塑料的都说这是正常味,塑料味,实际上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
就是说工业级的塑料确实有味道,当然说装垃圾的垃圾袋更有味道,但是作为食品包装的塑料品,国家也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有异味,你想你能闻出来有味道,我装了水就不是水的味道,吃了食物就不是食物的味道,所以对消费者来讲如果闻到塑料有味道的话,也定要甚用。学会说不,尽量不要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要高温,不要装含油的食品,另外来讲不要长期在里面储存食物。
主持人:
北京一位6070的朋友问的问题特别好,他说平时生活当中很多人喜欢用塑料瓶放酱油和醋,他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到底对不对,他隐隐约约听过什么样的说法?
董金狮:
实际上从国家标准来讲是允许,包括装酱油醋水都可以,前提是国家允许的材料允许,有生产许可证,那么这里面即使允许的产品刚才说也不是一百分,使用过程中如果有玻璃的,尽量用玻璃的,比如我们装醋现在大部分还是用玻璃,包括装酒,在国外我参加一些会议的时候,中国现在把白酒都装到塑料里面,甚至葡萄酒也往塑料里面装。
您会感觉到档次不高,管理它透光率,有些酒为什么带颜色,他是为了避光的,塑料好多是不带颜色的,带颜色也不好,不带颜色就不避光,那就是说,大家在选购使用的时候,尽量不用他装酱油、醋、酒这些,有玻璃尽量装玻璃,有些人说买大桶油,其实买大桶油并不一定好,大桶油吃不完,放的时间很长,一个是油会变味。第二个油在塑料桶里面放的时间越长,塑料里面有些含有增塑剂,我们现在调查发现,有好多塑料制品国家不允许加增塑剂的,他也加,因为加了以后透明。
增塑剂很容易融解到油里面,所以在明年2012年我们要做调查,包括啤酒瓶垫里面,塑料垫也含有,一些有害的成份无处不在,而且这些企业加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有些卖的时候,有些我们发现调查很难弄,比如说我买了这是一瓶水,可是他水里面加了什么东西你不知道,也可能里面加了兴奋剂在里面,让你喝了这个水兴奋,喝了挺好他没告诉你加这个东西,这也就是在我们的监管方面确实还有很大的难度,企业的自律也特别重要,消费者就得小心选择和使用。
主持人:
百姓无从知晓自己每天吃了多少食品添加剂,也不知道该向谁去讨说法,对这样的一个现状,郑传凯认为:
郑传凯:
首先这个食品添加剂的问题,监管部门一旦发现了这个存在问题的话,处罚力度可能表现是相当高的。另外一点我们食品安全法,特别超越了这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这个10倍的这种赔偿,那么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当中,就包括了这种过量添加添加剂的食品,如果一旦被发现首先他要面临相当高额的赔偿。
另外从行政角度讲他要面临一个高额的处罚,而且现在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的公安部,包括这个各地的公安部门联合着质监部门,再有转向的这种打击行动也是针对食品,把它上升到一个刑事问题层面从加大打击力度也是为了维护我们普通消费者老百姓的这种食品安全问题。
董金狮:
我经常说的好吃好喝等于好危险,因为很多食品都是加入添加剂,所以让我们感到好吃好吃喝,所以当好吃好喝的产品你尽量不要吃太多,第二个对包装材料来讲,好看的包装小心点,往往有些商家用包装吸引消费者,而在包装下面可能留有隐患,食品的质量并不怎么的,包装往往做的很漂亮,那么消费者留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