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日照市推进综合协调机制化、监督管理精细化、专项治理常态化、源头治本长效化,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在市区一家超市购物中心的食品安全查询机前,记者发现在这个超市购买的食品,只要在这里扫描一下条形码,就能了解食品的原料产地、加工地、生产流程等内容。
日照市工商管理局消费权益保护科弓弘说,系统的使用,实现了对流通环节食品市场准入、仓储、销售、退市的全程信息化监管,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管一条线、处置问题点对点的防控格局,进一步提升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据了解,目前像这样的查询机,在日照市12家大中型超市已有46台,录入食品经营户信息8562户。
为了让老百姓吃得放心,日照市各监管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每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市农业局、市商务局等部门实施了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放心肉、放心蔬菜”等工程。市质监局严格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目前,全市已有262家企业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建立和完善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一企一档的质量信息档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食品药品整顿规范年”行动中,开展了以食用油、乳制品、酒类、火锅底料、一次性餐具为重点品种的专项整治。
日照市质监部门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以油脂产品、酒类产品、肉制品等食品为重点产品,全面深入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抽样检验工作,以食品生产企业法人履责报告为重要工作方式,深入开展食品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工作,保障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
常态化的专项整治,切实保障了市民的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更安心、更放心。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构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农资打假、农业品牌建设则从源头了把住了食品安全关。
随着“日照绿茶”、“莒县大姜”、“莒县绿芦笋”荣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日照市有效期内种植业“三品”认证总数已达到164个。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过程中,全市先后建立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个,示范带动瓜菜果茶食用菌标准化生产面积30万亩;建立了莒县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基地10万亩、岚山区国家级无公害绿茶标准化示范区3.5万亩。
日照市农业局副调研员张传贵:市农业局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重点加强技术指导,制定印发了33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定期举办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每年开展3次市级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检查,及时掌控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