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合作协议意向320多项 台湾企业展销“意外”受阻
(YMG记者 李少鹏 通讯员 王军 周锡伟)昨日,为期三天的2011中日韩食品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落下帷幕。据组委会统计,在展会举办3天时间里,与会人数达到20多万人,完成成交额达17.6亿元,签署合作协议意向320多项,意向投资额达到5.7亿元。
记者昨日食博会组委会获悉,本届食博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名优企业和重量级的采购供应商参加,包括60多家中国食品百强企业、中国名牌产品企业到会参展,以及沃尔玛、家乐福、佳世客、大润发和美国太联等世界级商家等300多家国内外采购商应邀到会现场采购、洽谈合作。成为我市举办食博会以来,组团省市、海内外大型采购商参加级别最高、团体最多的一届。
据统计,本届博览会在促成17.6亿元成交额、签署320多项合作协议意向,达成5.7亿元意向投资额的同时,更间接拉动住宿、餐饮、旅游、交通等服务业以及农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业产出达8亿至11亿元左右。
尽管不少参展企业收获颇丰,但展会上广受关注的台湾企业却远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
“由于无法提供足够的合格证明,协会拒绝了不少饮料企业的参展申请,否则过来的企业数量会更多。”指着几个空置角落,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观光产业发展协会副理事长徐云镒告诉记者。
虽然对参展产品进行了一番精挑细选,但不少参展商坦言,三天展销下来的结果远低于预期。究其原因,自然是在一定程度受到了台湾近期爆发的“塑化剂”冲击。一家赶来参展的台湾饮料企业的焦萍经理表示,为表明自家产品的安全性,她专门拿着台湾和内地两地检验机构出具的合格报告来烟参展。尽管3天下来她还是找到了七八家有意向的代理商,但整体效果远不如以往。
同焦萍所持的观点相似,面对此次参展遭遇的“意外”挫折,台湾食品企业对未来的发展依然充满了信心。徐云镒表示,除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冲击,参展企业在整体包装、品牌推广以及展会位置选择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影响了展销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