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家超市的冰柜内,销售的雪糕全是蒙牛、伊利等知名品牌。
见习记者 冷炳豪 摄 |
见习记者 杜梦芹
天气渐热,雪糕即将迎来销售高峰期,记者近日在市区众多雪糕销售点发现,今年不少品牌的雪糕价格每支上涨了5毛钱。由于生产成本上涨等原因,日照冷饮业很难在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在市场零售的雪糕冰柜中,基本上都是知名厂家生产的产品。
今年夏天每支雪糕涨了五毛钱
近日,记者在市区众多雪糕销售点发现,今年雪糕的价格与去年相比,每支价格普遍上涨了5毛钱,而且一块钱一支的便宜雪糕在市场上越来越少见了。
记者发现,除小布丁等个别种类价格保持稳定外,大多数雪糕都已贴上涨价的标签,原来一块钱一支的雪糕现在变为一块五一支,而原来一块五一支的雪糕现在大都上涨到2块钱。
大学城一家超市内的尹老板告诉记者:“今年雪糕的进价普遍上涨,比如去年卖一块钱一支的蒙牛牌麦淇雪糕,去年进价是每支八毛左右,而今年的进价是每支一块一毛钱,零售价自然就上涨了。”
市民唐女士告诉记者,“现在什么东西都在涨价,虽然一支雪糕上涨了5毛,上涨幅度有点大,但还是可以理解的,自己想吃的时候还是会去买。”
虽然现在还没有到雪糕销售的高峰期,但是许多销售商认为,从目前的销售情况看,价格上涨对雪糕销量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本地没有一家雪糕生产企业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日照市场上卖的基本上全是蒙牛、伊利这种大品牌的雪糕,日照本地生产的雪糕难寻踪迹。
5月8日和9日,记者先后来到大学城、新营小学、长途汽车站等地,发现雪糕销售冰柜里卖的基本上全是蒙牛、伊利这两种品牌的雪糕。在记者采访的十几家雪糕销售点中,没有一家销售本地产的雪糕。
“雪糕有日照本地产的吗?我在这里卖了很多年了,一直没有卖过日照本地产的雪糕,基本上都是蒙牛、伊利、美伦等大品牌。”在长途汽车站旁边的一家雪糕销售点,当记者问老板是否有本地产的雪糕时,老板刘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目前日照只有两家冷饮食品生产企业,日照市伴月山庄食品有限公司和日照市三强工贸有限公司,目前两家都已停止生产雪糕。
“1998年公司刚成立时,主要是生产雪糕和食用冰,但到2008年的时候,公司就已经不生产雪糕了,只生产食用冰。”日照伴月山庄食品有限公司厂长宋怀民告诉记者。近几年雪糕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不仅水费、人工成本上涨,生产雪糕所用的奶粉价格也由原先的每吨一万多元上涨到每吨三万多元,作为一个小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最终导致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不得已放弃了雪糕的生产。
当年5分钱的冰棍也很好吃
许多市民都很怀念自己过去吃日照本地产的雪糕的经历。市民贺先生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自己上学前班和小学一年级时,还有日照本地产的冰棍,当时每支5分钱,就是用糖精兑水制成的,吃起来挺硬的,但吃在嘴里那是一个爽啊。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可以买到一块钱一支的雪糕了,雪糕外面是一层巧克力脆皮,里面是奶油,但因为价格太高了,没有零花钱买,平时一般不吃这种雪糕,但看在眼里很馋。
上初中后,随着品牌饮料的大量出现,大家的注意力开始从雪糕转移到瓶装饮料上,再加上蒙牛、伊利等知名品牌的雪糕逐渐占领市场,日照本地产的雪糕也就不见了。“还是很怀念小的时候给父母要钱买5分钱一支的雪糕的经历。”贺先生说,在炎热的夏天吃一根冰棍,在小的时候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