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区后村镇皂户沟村的老李,有十几年的种茶经验,一年四季“泡”在茶园,是村里有名的种茶“老把式”,谁家茶叶有个“疑难杂症”,都爱去问他。
临近入冬,正是准备茶叶越冬的关键时期,老李却不在茶园忙活,总是往村委大院跑。
“去冬今春长的大冻害,把我那2亩多茶园冻了个透”,11月12日,皂
户沟村委大院办公室里,正在看远程教育科教片的老李同记者拉起了家常,“往年,五一之前至少有2000元的收入,今年全白搭了,都怪我对冻害估计不足,没舍得扣棚,人家扣棚的户,今年每亩至少比我多赚2000块。”
“我是个‘睁眼瞎’,不识字,镇里下发的宣传材料我看不懂,”老李说,“但远程教育科教片我能看懂,往这跑就是要学学人家是怎么管茶的。”
“这些年,镇里把培植壮大茶叶产业,作为全镇重点工作之一”,后村镇党委工作人员郑伟刚介绍,为保障农民获得切实的经济效益,镇党委、政府在科技助农上下功夫,提高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冬季临近,镇里把抓好茶园越冬管理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点,镇农技站、果茶站技术人员对茶农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还下发了《冬季茶园管理技术要点》,指导茶农掌握大棚建造、盖膜时间、温度控制、肥料使用、大棚茶叶采摘等冬季茶叶生产管理技术,动员全镇广大茶农对茶园进行了浇越冬水、施有机肥、地面铺草、搭挡风障、建拱型棚等越冬防护措施,为明春茶园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郑伟刚说,到目前,全镇已对1.2万亩茶园进行了浇水、施肥、搭挡风障,新建及维护大棚200余个,搭建拱型越冬棚600余个。
“只靠自己的老经验不行喽,”旁边听着的老李由衷感慨道,“现在都兴科技致富,光凭经验是种不好茶的。今年,我得把2亩地都扣上棚。”